北斗和GPS能有什么結果——解讀中美導航系統合作
12月上旬,中美雙方簽署《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》(以下簡稱《聲明》),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。
消息傳出后,引起部分讀者不解:兼容有何意義?是否意味著北斗將技術拱手相讓,GPS不勞而獲?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18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解讀了此次合作。盧曉春表示,該協議的簽署具有歷史意義,將為用戶帶來更優質、便捷的服務。
此次《聲明》指出,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實現射頻兼容,兩系統民用信號B1C和L1C實現互操作,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號,無需顯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。
盧曉春介紹,根據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原理,接收機需要同時“看到”至少4顆導航衛星,才能實現定位。如果使用單一導航系統,可能在某一區域上空衛星數量有限,冗余不足,一旦接收機與某顆衛星斷開聯系,會影響定位服務的持續性。北斗與GPS實現互操作以后,用戶用一臺接收機能同時接收兩個系統的衛星信號,如GPS衛星數量不夠的話,還有北斗衛星,定位的穩定性和精度會更高。
簡單來說,通過信號兼容,相當于把原本各自為戰的導航系統整合成一個大系統。目前,中俄也在推動北斗與格洛納斯系統的兼容互操作,已進行多次會談,收效良好。無論從用戶需求還是衛星導航系統發展來看,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。
盧曉春介紹,除了信號,衛星導航系統之間的兼容協調還包括多個方面。
例如頻率資源。盧曉春說,國際電聯規定衛星導航的頻率必須在L波段一個有限范圍內,先到先得。在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初期,GPS一家獨大,占據了大部分頻段。格洛納斯也占用了一部分。北斗起步較晚,所剩頻率資源極為有限,需要按照國際電聯的規則,和先到者協商。2015年年底,我國與美國達成一致,在GPS發送信號的頻段內,北斗可以在不構成影響的前提下共用頻率資源。
同時,導航衛星受到軌道資源限制,因而星座軌位存在兼容問題。此外,各導航系統的時間系統、坐標體系都需要實現兼容互操作。
2006年,聯合國成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,目的就是協調各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性和互通性,促進合作發展。基于該平臺,北斗積極與其他導航系統開展合作。
盧曉春介紹,2018年1月,北斗和GPS將在我國進行第三次會談,繼續推動雙方的合作。“為此我們已經成立了4個工作組,分別負責兼容與互操作、星基增強、服務性能的監測評估以及應用等方面。”她說,“如果有新的合作意向和方向,我們也會繼續跟進。”
更多相關
從各地“十三五”規劃看新型基礎測繪建設
“十三五”時期是推進新型基礎測繪建設的關鍵時期。2015年,國家測繪地信局提出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并將其寫入《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(2015-2030年)》(經國務院批復,以國函〔2015〕92...
魔星MG20i助力新建變電站實景三維數據獲取
應用背景 你知道嗎?2020年,總發電量的近5%在電力傳輸中的被電網線損耗了。所以,國家十分重視高壓特高壓輸變電建設,且必須保證建設符合竣工標準并提交竣工圖。 常規測量難點: 常規方式采用單...
中海達RTK在測繪行業應用的優勢
中海達RTK以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為基礎,融合聲吶、光電、慣導、激光雷達、UWB超寬帶、星基增強等多種技術,已形成“海陸空天、室內外”全方位、全空間的高精度定位產業布局,中海達RTK結合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后...
當RTK參加世界杯,哪種陣容能“hold住”全場?
2022卡塔爾世界杯已經打響,這可能是“絕代雙驕梅羅”的最后一舞,甚至是一眾巨星的“諸神黃昏”,而隨著阿根廷爆冷遭沙特逆轉、日本2比1逆轉德國,熱血球迷已將氛...
RTK如何進行間接測量?
RTK(Real-TimeKinematic)技術通常用于直接測量,即通過接收和解碼來自至少一個基準站的差分信號,實時計算移動站的位置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特別是在像控點(ControlPoints)...
國家局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半年情況交流會召開
2017年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半年情況交流會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召開。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庫熱西出席會議并講話。國家局副局長王春峰、李維森、閔宜仁、李朋德,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副組長陳春光出...
精密導線測量,且看徠卡TS16大顯身手
重慶市軌道交通15號線是重慶市在建的一條東西向城軌快線,西起曾家站,東至兩江影視城站。線路全長約70.9km,設站25座。采用城軌快線車,最高運行速度140公里/小時。 線路分為兩期建設,一期于...
好用易上手! A15 RTK為礦山系統提速增效
時代發展飛速,一般聽到別人說,誰誰誰“家里有礦”,就覺得這個人好有錢呀!“家里有礦”在如今其實是對有錢”、“有實力”的一句戲言。而在很多用戶大家庭里,還真的有一家“家里有礦”的單位!它不僅坐擁全亞洲數...